科技赋予农业新面貌——观摩第22届中国国际农产
新华社天津10月17日电 约2.5万件产品展出,吸引超过5万名消费者和专业观众……以“打造强势品牌助力振兴、拉动消费、增添活力”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1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开幕。记者在现场发现,在各种技术的加持下,现代农业焕然一新。本届农博会上,各类科技农业装备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一系列“农业黑科技”让“手指农业”、“云农业”成为现实。在农业科技展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带来的食用菌收获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根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搭建了食用菌采摘机器人系统,可以自主换层、收获良好,抓取成功率约94.6%。全套设备可实现24小时连续采摘作业,单台采摘效率“相当于两名熟练工人”。多次参加农博会的天津宝坻蒜农殷毅,对农业装备带来的变化深受感动。记者见到他时,他向展位前的观众介绍了自家的“六瓣红”大蒜。他说,“六瓣红”大蒜是宝坻“三大辣妹”之一。虽然味道鲜美,但是对种植时间的要求非常高。 “传统大蒜种植需要人工选种,现在我们用‘蒜瓣聚合体’代替人工,不到10分钟就能装满一袋优质大蒜种子,效率是人工选种的200倍。”尹玉我说。农业装备提高了播种、收获等环节的效率。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也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新变革,在现代农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温、溶氧、pH预测值等基础数据在大屏幕上清晰可见,并且通过“云端”操作可以实现“智能投喂”,不仅减轻了养殖户的工作量,还可以为养殖户提供专业的养殖建议。中国联通(广东)智慧海军陆战队产品经理宋晓英表示,依托“易数”智能代理和“远景繁利渔业大模型”,仅需3名工作人员即可管理3万立方米水体。记者了解到,本届农博会致力于展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最新应用情况。ATA、农业农村领域人工智能。不少展商还计划在农季期间发布一批智慧农业研究成果。新华社记者 尹思源
【责任编辑:刘维嘉】